登录 服务热线:010-828309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指南
浙江技术经理人崛起成关键变量
发布日期:2025-08-20

本网讯:在浙江,技术经理人的角色已远超“牵线搭桥”,从“桥梁”跃升为“创新生态的核心变量”,发挥着“每促成一项转化,就是在重构一个产业生态”的重要作用。

近日,钱江晚报在《人才强省》栏目专题报道了浙江省在技术经理人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文章重点介绍了浙江省如何探索建立技术经理人积分管理机制和佣金分成机制,以及如何构建起“一核多点”的技术经理人分层培养体系等一系列经验和做法,题目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浙江技术经理人崛起成关键变量》,现转载如下,仅供参考。


原题: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浙江技术经理人崛起成关键变量

 

从市场里走来

如何让科研人员从“不会转”到“高效转”,让更多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技术经理人这一职业群体应运而生。

浙江省科技厅自2014年开始启动浙江省技术经理人培养计划,到2020年省科技厅获批承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浙江),逐步构建起“一核多点”的技术经理人分层培养体系。其中,“一核”即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核心,“多点”指有我省特色的产业化实践基地。

同时,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探索特色培养方式,如温州商学院开设技术转移管理微专业,嘉兴市以新型研发机构和科创金融试验区为核心启动技术转移人才“满天星”计划等。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训培养技术经理人14000余人次,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初步构建起“初级—中级—高级”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队。

成果转化不单单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还涉及金融、法律等更多内容的系统工程。技术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也从单一“中介”升级为“成果侦察兵、供需联络员、转化操盘手”三重叠加身份。如何激发这一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浙江省探索建立技术经理人积分管理机制和佣金分成机制,强化技术转移服务的市场化激励,为培养一支懂技术、法务、商务、金融、知识产权和管理的复合型经理人队伍夯实制度基础。

比如,为了让技术经理人“跑得勤、谈得拢、落得下”,台州市椒江区依托台州科技大市场,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专项政策,对促成重大技术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经理人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在技术经理人的牵线和介绍下,电子科技大学李教授在与椒江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等部门对接多次后,带着“高性能X射线荧光光谱仪”项目正式落户椒江,成立台州高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获评台州市“500精英”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目前产值超12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浙江将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通道与高层次人才体系打通。《温州市人才分类目录(2025版)》首次将中高级技术经理人纳入D类(市级领军人才)和E类(高级人才)人才目录,其中,D类人才要求技术经理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营业收入1.5亿元以上或利润达到1500万元以上。这种“业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彻底打破传统职称评审的学历壁垒,被赋予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与职业发展空间。

眼下,这支从市场中走来的“科技摆渡人”队伍,正以专业能力深度参与创新链全流程,信心越来越足、道路越走越宽。

在市场里起舞

技术经理人的核心价值在于化解成果转化中的结构性矛盾。

“科学家擅长从0到1,企业家专注从1到100,而我们需要填补中间的沟壑。”一位白马湖实验室技术经理人的自白,恰是浙江技术经理人的价值锚点。

当科技成果转化从“单兵作战”走向“系统作战”,这群“技术红娘”正在市场化与专业化的双重淬炼下,不断深化产学研用、构建创新联合体,其价值不仅是促成交易,更是以制度设计者、资源整合者、风险共担者的身份,让实验室的智慧之火燃成产业的燎原之势,将高校的“想象力”、企业的“执行力”转化为技术革命的“生产力”。

也正是这样的“全知全能”,要求这支队伍在能力建设上需要匹配上“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的复合型要求。

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杭光所)以“最懂”科学家创业的孵化器为定位,其技术经理人团队中硕博占比超50%——高学历人才结构,成为这支专业化队伍含金量的有力印证。在实际链接科学家与产业资源的过程中,杭光所建立起一个“全生命周期”验证服务体系。在概念验证、工程化、产业化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技术经理人都有明确的投资孵化专业能力支撑,确保项目从“1到10再到100”的全链条服务。其中,技术经理人团队协助科技创业者组建公司、企业化运营,在人才、政策、法务、财务、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辅导。

这只是技术经理人的一种服务模型。在浙江,技术经理人的角色已远超“牵线搭桥”,从“桥梁”跃升为“创新生态的核心变量”,发挥着“每促成一项转化,就是在重构一个产业生态”的重要作用。

此前,位于绍兴柯桥区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推出了先进纤维材料领域的一项技术成果,迅速对接相关化纤生产企业完成纺丝中试和纤维测试,对技术进行更新迭代。之后,再由技术经理人辅助签署转让协议,牵线当地化纤头部企业。经转化应用后,有效提升了化纤产业差别化纤维产品的创新能力,助推该企业为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万余吨纤维产品,引领了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种“政府搭台、经理人唱戏、企业受益”的模式,正通过科技大市场、概念验证中心、金融机构等节点,搭建起“技术—资本—产业”的转化闭环。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经理人的涌现,这支在市场浪潮中崛起的“关键少数”队伍,将让浙江的创新之火燃得更旺、传得更远。

 

 

来源:钱江晚报

 


© Copyrights 2020 中技网-专业技术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228号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      承办单位: 中技网/北京东海巨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东海巨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