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网专业技术人才网讯:2024年5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报道中公布了杭州市从2022年11月启动“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相关建设和运营工作以来的成绩单:截至2024年1月,杭州市第一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已挖引入库项目756个、验证项目357个、转化落地项目193个,项目获投融资44.74亿元。目前,第二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中。
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并不容易,为了想办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为更多的小微企业赋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设“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的方案。截至今年1月,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已转化落地项目193个,共获得投融资44.74亿元。“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并不新鲜,但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取得这样的效果却并不简单。杭州有什么独到之处?我们先去杭州医药港看一看。
在杭州医药港这座不起眼的五层楼里,聚集了18名院士、国家和省级人才,百余名不同专业的研发人员,硕士、博士比例达到80%。是什么吸引这些科研人员聚集在这里?在这座楼里究竟能干些什么呢?
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杨波:我们根据实现原创药物发现到转化,设计了整个平台。科研人员都在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知道对方的所需,知道双方的“卡脖子”卡在哪里。
看似简单的布局,对于小微药企来说,却解决了大问题。2022年10月,胡誉怀创办了一家微小型创新药企,他带着公司自主研发的候选新药,委托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对适应证的方向进行验证。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科研人员就发现了新的潜在适应证。如果放在过去,这个验证过程大概要用两到六年的时间才能做完。
胡誉怀告诉记者,对缺乏基础设施和研究团队的初创药企来说,发现新适应证、构建动物新模型、解析分子新机制都得找外面不同的机构做。各个环节之间衔接效果差,时间长,花费多,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小。现在得益于研究院这个“超强外挂”,概念验证得以全链条打通,公司成立7个月后,已完成了1类创新药获批进入临床1期。
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誉怀:从理念到产品化,可以一条线地帮你验证完成。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效率上,成功率上也是大大提高的。
据介绍,在杭州,像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这样的概念验证中心共有15家。截至今年1月,15家概念验证中心已挖引入库项目756个、验证项目357个、转化落地项目193个,项目获投融资44.74亿元。目前,第二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中。
杭州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名单
1.国科新型储能材料和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由国科联动创新科技服务(杭州)有限公司创建);
2.杭州市视觉智能概念验证中心(由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创建);
3.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由杭州启真创新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创建);
4.杭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系统概念验证中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创建);
5.杭州高端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由杭州德诺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建);
6.杭州市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创建);
7.杭州市集成电路概念验证中心(由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创建);
8.杭州市高端装备概念验证中心(由之江实验室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创建);
9.杭州市高端装备概念验证中心(由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创建);
10.杭州市新药创制概念验证中心(由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创建);
11.杭州市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由浙江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建);
12.先进光电功能材料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由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创建);
13.杭州市超细粉末及复合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由建德华明科技有限公司创建);
14.杭州市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由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创建);
15.杭州市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由西湖大学创建)。
杭州第二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名单
1.杭州市浙大城院脑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及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2.杭州市国科大新型光电智能感知概念验证中心
3.杭州市云栖增材制造概念验证中心
4.杭州市石虎山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
5.杭州市白马湖低碳节能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6.杭州市滨创低空立体交通系统概念验证中心
7.杭州市西电智能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
8.杭州市浙创院飞航智能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9.杭州市杭师大硅材料概念验证中心
10.杭州市浙智创新诊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
11.杭州市服造院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概念验证中心
12.杭州市杭电智能感知概念验证中心
13.杭州市三花热管理与智能化控制概念验证中心
14.杭州市浙工大先进传感材料概念验证中心
15.杭州市青能能源低碳利用概念验证中心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